教學規劃

教學規劃

本校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,課程設計著重知識、能力和價值觀的平衡發展,並配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,推動自主學習、創意思維和良好品格的培養。我們的教學規劃涵蓋語文政策、教學策略及課程優化措施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。

1. 語文政策:鞏固語文基礎,拓展三語能力

本校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,並積極推動「兩文三語」政策,致力提升學生的中、英、普通話三語能力,讓他們能自信地應用語言於學習、生活及未來發展中。

我們透過多項策略,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:

  • 中、英文科按能力分組教學

根據學生的語文水平編班,提供適切支援,照顧學習差異,提升教學效能

  • 外籍英語教師支援

安排外籍英語老師於課後提供英語會話訓練,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與語言表達信心

  • 語文活動多元化

每年舉辦英語日、普通話周、朗誦比賽、閱讀獎勵計劃、寫作比賽等校內外活動,鼓勵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語言

  • 語言實踐機會

鼓勵學生於早會、校內宣佈及各項活動中使用英語或普通話,建立語言應用習慣

  • 設立功課輔導班、周末增潤班

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語文延伸學習,鞏固基礎,發展潛能

  • 支援新來港學生

開設英語適應課程,幫助新來港學生盡快掌握基本語文能力,融入學習環境

  • 推動閱讀文化

設有閱讀課及電子閱讀平台,圖書館定期更新中英文書籍資源,鼓勵學生廣泛閱讀,提升語感與理解能力

2. 教學策略:提升互動與自主學習

本校積極優化教學策略,致力提升課堂互動性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,讓學生由「被動學習者」轉為「積極探索者」,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自信、發展思維、培養能力。

我們的主要教學策略包括:

  • 以能力為本設計學習目標:

各學科根據學生的共通能力(如溝通、協作、解難、思考等)設計課程內容與學習目標,並引導學生制定個人學習計劃,推動自主學習。

  • 多元互動教學法:

課堂廣泛運用提問、小組討論、電子學習、學生匯報、同儕互評等方式,提升學生參與度、思維深度和表達能力,營造積極互動的學習氛圍。

  • 推行STEAM導向的初中專題研習:

初中課程設有以STEAM(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及數學)為核心的專題研習,逐步訓練學生的探究能力、問題解決技巧及跨學科應用能力。

  • 善用校外資源,拓展學習視野:

積極與外界機構、專業團體及大學合作,引入教學資源、舉辦講座、工作坊及參觀活動,豐富課堂內容,擴闊學生視野,提升學習動機。

3. 課程持續優化措施

本校致力持續優化課程設計與學與教策略,讓學生在知識、能力、品格及價值觀方面均衡發展,裝備他們迎接21世紀的挑戰。

  • 推動閱讀文化:
  • 設閱讀課,鼓勵學生閱讀報章和課外書籍
  • 舉辦閱讀月、好書推薦、作家講座、書展、閱讀獎勵計劃等活動,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與能力
  • 培養品格與責任感:
  • 設立六大核心價值(三年一循環):熱愛生命、誠信勤樸、尊重欣賞、關懷互助、堅毅承擔、熱愛國家
  • 舉辦升旗禮、國旗下講話、講座、周會等活動,增強學生對國民身份、法治精神和社會責任的認識
  • 鼓勵學生參與義工服務和「長者學苑」,學習關懷他人與服務社群
  • 應用資訊科技,提升學習效能:
  • 校內已鋪設光纖網絡並設有電子白板
  • 各科引入多種人工智能(AI)學習平台與電子工具,提升課堂互動性與教學效能,並透過自評與互評促進學習反思
  • 發展共通能力:
  • 初中專題研習課程以STEAM為主題,讓學生在項目學習中實踐跨學科知識
  • 著重訓練學生的溝通、協作、解難、創意思維、批判思考、資訊科技運用、學習自主、數據處理及自我管理能力

教育目標

我們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校園中找到自己的學習興趣,學會思考與表達,建立正面價值觀,並成為有責任感、有能力面對未來挑戰的人。如欲了解更多,歡迎聯絡本校或瀏覽其他頁面。

Scroll to top